鐵建重工自研直徑16.64m盾構機“江海號”始發(fā)
2025年04月14日13:10
4月9日,由鐵建重工、中鐵十四局和鐵四院共同打造的自主研制盾構機“江海號”始發(fā)掘進,標志著目前世界最長公路水下盾構隧道——海太長江隧道工程正式開啟穿越長江之旅。
海太長江隧道工程地質條件復雜,盾構施工要超長距離獨頭掘進9.3km,穿越淤泥質粉質黏土夾粉土、粉細砂復合地層等復雜地質帶。隧道最大埋深約75m,最高水壓達0.75MPa,具有超長距離、超大直徑、超高水壓、超大埋深、復雜工況等特點,對刀盤刀具、泥漿環(huán)流部件耐磨性及可靠性要求高。在穿越長江及兩岸大堤時,盾構施工沉降要求控制嚴,施工難度大,且江中地質勘探覆蓋的區(qū)域有限,不可控的未知區(qū)域多。
鐵建重工聯合中鐵十四局組建研發(fā)團隊,結合多年來在水下和大直徑盾構隧道領域設備制造和施工經驗,量身定制“穿江利器”——“江海號”盾構機,最大開挖直徑16.64m,總長145m、重約5000t、裝機總功率11300kW。
研發(fā)團隊針對刀盤刀具、主驅動、推進、同步注漿等九大系統(tǒng)進行創(chuàng)新攻關,配置具有常壓換刀功能的軟土刀盤和合金大、硬度高、覆蓋廣、耐磨強的切削刀具,配置可伸縮主驅動,并搭載超前地質探測預報、刀盤磨損檢測、刀具狀態(tài)監(jiān)測、主驅動狀態(tài)監(jiān)測、壁后注漿探測系統(tǒng)等智能化裝備系統(tǒng),最大限度實現盾構機各部件的“可測、可視、可修、可換”,確保安全、高效、智能掘進。同時應用自主研發(fā)的第四代同步注雙液漿技術,實現了盾構隧道沉降的毫米級精度控制。
“江海號”是繼直徑16.07m“京華號”成功應用后,我國企業(yè)自主研制的又一超大直徑盾構機?!敖L枴钡氖及l(fā)掘進,標志著我國在16m級超大直徑盾構機研制和應用領域實現新跨越.
來源:鐵建重工
初審:董萌
復審:張宏梅
終審:吳培國
編輯:楊艷麗
市場動態(tài)
更多>>行業(yè)展會
更多>>